作為廣東省“新質生產力”發展背景下基礎教育創新的標桿實踐,本次活動以“可觸摸的AI課堂”為核心,將電磁網捕巡防機器狗、載重物流無人機、混合翼無人機等廣東重點產業技術(具身智能、低空經濟)轉化為小學教學場景。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場景化演示,直觀體驗“智慧安全”“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價值,實現“從知識到能力,從課堂到未來”的跨越式成長 。

圖 |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 曹燕級長
在AI主題研學活動啟動儀式上,曹燕級長指出:“這個時代最珍貴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與創造知識的勇氣。今天,我們借AI與世界深度對話,在AI與人文的交響中,共同譜寫屬于新時代的陽光教育篇章。”

圖 |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 陳惜銀老師
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小學陳惜銀老師在接受廣東廣播電視臺采訪時表示,“這種‘AI賦能陽光教育’的模式,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興趣提供個性化內容,讓學生在信息化時代浪潮中,運用AI技術實現突破和成長,為‘雙減’政策下的素質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也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夯實了基礎。”

常青云總經理李想表示,“教育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基石,常青云將持續探索人工智能與教育領域的融合邊界,助力教育實現AI智能化升級與個性化培養,通過AI賦能陽光教育的創新,共同培育更具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未來棟梁。”

圖 | 常青云產品經理張楊威進行AI主題科普
在AI主題科普課堂上,常青云產品經理張楊威將人工智能技術具象化為萌趣的動物特工角色,通過沉浸式互動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場AI科技啟蒙課堂。這場融合科技力與趣味性的教育實踐,不僅點燃了學生對科技創新的熱情,更體現了學校以跨界思維推動素質教育創新的積極探索,為新時代智慧校園建設注入鮮活動能。

圖丨AI電磁網捕巡防機器狗
活動現場,AI電磁網捕巡防機器狗、無人機等前沿科技設備輪番亮相,將抽象的人工智能概念轉化為直觀的行動軌跡。這些科技產品不僅生動展示了AI技術的實際應用,更以貼近校園、貼近生活的方式,成為學生們探索科技的“顯微鏡”與“透視鏡”,讓AI從實驗室走進現實,真正融入日常場景。

此次展示的AI物流無人機,搭載智能路徑規劃系統,以“末端+支線”無人航空物流模式構建AI+低空經濟,具有高速巡航,AI動態避障等功能,完成城市內精準定位,實現貨物高效送達。AlBird混合翼無人機,具有AI飛控驅動垂直起降+超長續航,突破復雜地形與環境限制。AI固定翼無人機,集成 AI 安全飛控系統及基于北斗的差分定位技術,一鍵起飛完成長航時作業任務。模塊化AI載荷倉,快速完成物流貨箱、攝像等多種行業設備切換,賦能低空經濟全場景作業。
展望未來,huatihui華體會智能將以“人工智能+教育”為核心,共同推進AI賦能陽光教育數字化轉型,構建AI協同育人新格局,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科技力量。